釜托寺背景简介: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写过一首《宝隆寺》的七绝:寥寥古寺半遗基,游客经年断履綦。犹是齐梁旧堂殿,尘昏金像雨昏碑。虽然诗中透出的是宝隆寺破败凄凉香火稀少的景象,但从中,我们也了解了这个寺建于齐梁,虽然尘土复盖,却也曾经金碧辉煌。这座寺院就是现在的釜托寺
釜托寺,坐落在杭州西郊七十公里的余杭区百丈镇西北的釜托山中,和安吉县相邻。从清嘉庆《余杭县志》中知道,这座寺院于梁乾化2年(912)创建,原名宝隆寺,宋治平2年(1065)重修,改名宝严院,元末毁于兵,洪武初年重建,改名釜托寺。五百年沧桑,屋败墙塌,近年来募资重修一新。
走进山岙拐了个弯,迎面一座白粉照壁突兀而出,白壁上书写着一篇文字,记载了釜托寺的历史和重建,落款是余杭耆老董务本老先生。从左拐是进寺的古老的山道,道畔的山坡上,一棵高耸人云的金钱松,十几棵二三人抱的参天柳杉遮云蔽日。从它们的铭牌上看,树龄都已四五百年了,大概还是洪武重建时种植的。可经过了四五百年的风霜雨雪,还是那么生机勃勃,给我的头一个感觉就是这座千多年的古寺的顽强生命力,不禁叫我肃然起敬。跨进山门,左侧就是天王殿,后面当然是大雄宝殿了。釜托寺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大殿的建筑风格迥异。硬山顶屋顶,两边是高耸的马头墙,虽然是前庑后廊,重檐复出,也不失高敞而恢宏。或许这就是釜托寺的建筑者特意创造的给人的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使人觉得佛与人原本是很近很近的。和尚们说的佛经不就是教人向善做好人的道理吗?“识心见性,自成佛道”,这就是说众生自己本来具有的真心就是佛,认识到自己的本心,就可以达到佛的境界了。
我抬头望着把釜托寺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四围群山,安静得只听见山风吹过林涛竹海发出的隐隐啸声,处身于这样的环境里,什么非份的欲念都会随风消失。
釜托寺风景区位于中国竹制品名镇—余杭区百丈镇中。景区内以十里竹海,百丈云衫,千年古刹,万古苕溪四大醉人景点。釜托寺始建于梁乾化二年(九一二年),位与杭州余杭百丈釜托山中,寺以山为名,依山傍水,景致清幽,古树参天,是远近闻名的佛教圣地。釜托寺景色秀丽,寺四周群山环抱,如架釜之托,中间为一洼地状如锅,故名釜托寺。信步而行,崎岖山路,修竹成荫,山花烂漫! 寺前十数株树围四五米大的参天柳杉和路侧一株高耸入云的金钱古松,树龄均在四五百岁。漫山翠竹,松杉夹道,涧水逶迤。釜托寺景色秀丽,寺四周群山环抱,如架釜之托,中间为一洼地状如锅子,故名釜托寺.信步而行,崎岖山路,修竹成荫,山花烂漫.至寺前,一株高耸入云的金钱树如迎迎宾罗汉,小桥流水,曲径通幽,拾阶而上,其中两侧九株四人合抱有一一零零年历史的参天大柳杉树气势雄伟,寺中有方砚 、映月等清池六口,潺潺流水,甘甜如琼浆玉液.深山古寺晨钟暮鼓,天地悠悠,人如行空,绿满四季.朝隐江湖之远,聆听珠海涛声赏心悦目,尽享大自然之恩泽.星空河汉静极生慧.釜托寺始建于梁乾化二年(九一二年),位于杭州余杭百丈釜托山中,寺以山为名,依山傍水,景致清幽,古树参天,是远近闻名的佛教圣地.有[十里竹海,百丈云杉,千里古刹,万古苕溪]之称。
历来文人墨客络绎不绝,香火鼎盛,如宋朝王安石、民国总统黎元洪曾来此游览,王安石题诗[寥寥古寺半遗基,游客经年断履屐.犹是齐梁旧堂殿,尘昏金像雨昏碑].黎元洪题[关山胜处]一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