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QQ 注册 我的订单 投诉建议 帮助中心 手机版
收藏本站

您好,欢迎光临国内领先的12306网上订火车票官网--114票务网!

火车票预订手机版
当前位置:景点门票>秦皇岛景点门票>山海关景区>山海关景区介绍
分享到:

山海关景区

优惠价格
¥0.0
取票地点
服务承诺
快速入园
景点地址
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西大街1号查看地图

老龙头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万里长城像一条巨龙,横亘在华夏大地之上,东端在山海关城南4公里处直插入海,犹如龙头高昂,成为明长城东部起点,因此称之为“老龙头”。老龙头长城是明代蓟镇长城的东部起点,是万里长城中唯一的一段海中长城,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因其选址科学、建筑独特,被称为“人类建筑史上的千古奇观”。


老龙头雄伟壮观,海滩空气清新,沙软潮平,是海上观日出的绝好去处。景区占地面积600亩,有28处景观。其标志性建筑-澄海楼矗立于高昂的龙头之上,犹如点睛之作,引人驻足。站在楼上,南望浩瀚大海胸襟万里,北望雄关漫道烽台林立,巍峨群山更显气势恢宏。宁海城是老龙头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明代军营。城内有兵营区——龙武营;武官府邸——守备署、把总署;有祭祀先驱将领的显功祠,也有请神仙护佑的龙王庙和关帝庙。老龙头西侧原有潮河港,明清时期港口兴盛,有海神庙、天后宫、孚佑宫、龙王庙等多座与水有关的神邸庙堂。海神庙是老龙头景区另一参观佳处。它坐南面北,一半建筑坐落于沧海碧波之中,人们既可拜谒庙内神像聆听钟音袅袅,又可在围廊看海鸥翩翩,欣赏龙头入海的奇观。
文王八卦阵 老龙头位于山海关城南5公里的临海高地上,这座基石山甲角地垒台地自身形成半岛伸入渤海之中。万里长城好似一条巨龙,在此将龙头伸入到海中,将海水搅动的波浪起伏,故得名“老龙头”。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大将军徐达发燕山等卫屯兵万五千一百人,修永平、界岭等三十二关。”修筑山海关段长城、山海关关城,并将长城的起点选址在老龙头。从明初开始,一直到终明之世,老龙头军事防御的修筑就未曾间断,由入海石城、靖虏台、南海口关、澄海楼、宁海城、滨海长城、龙武营等组成的军事工程,使得这处陆海防御要塞成为完备的陆海防御工程体系。
入海石城是老龙头长城伸入海中的尽端部分,全城屹立于海水之中。它建于明万历七年,由蓟镇总兵戚继光、行参将吴惟忠修建。主要是防止女真、蒙古族骑兵沿浅海进入关内。据<<临榆县志>>记载:“万历七年增筑南海口关入海石城七丈。”“仆仆于山榛水湄之间,长城之杪,又甃石为垒,截入海中,高可三丈许,长且数倍,曰老龙头。”这座海中高墙,北接靖虏一号敌台,构成了封锁浅海的制高点。为了经得住海浪的冲击,入海石城的建筑结构独特,全部以巨型花岗岩条石砌垒,端头部分有异型石块,一般每块重达2-3吨。石上还三面凿有燕尾槽,槽内浇铸铁水,与相邻之石互相嵌接。在尽端异型石上或边缘石块上还凿有直径为12厘米的圆孔透眼,其上亦有榫卯和绳索穿磨的痕迹。入海石城是巧妙地利用了伸入海中,在海平面偶尔露头地垒台地,以石块夹砌其间,找平后,上面再起石墙。这种将自然山岩与人工砌体合二而一的作法,不仅省工、省料、省力,而且基础坚固。
400年过去了,入海石城已坍毁,1987年得以修复。修复后的入海石城长22.4米,宽8.3米,高9.2米,整个石城的结构为9层巨石砌墙。为了保持旧貌,石墙的4、5、6层用的是原入海石城遗址的巨石。现今在入海石城上仍放有几块当年砌城用的巨石,看到它,会使游人对古代劳动人民精湛、高超的水下建筑工艺而惊叹不已。
澄海楼 有“长城连海水连天,人上飞楼百尺巅”之称的澄海楼是老龙头的最高点,也是滨海长城的精华所在。楼阁如龙首高昂,气势壮观。澄海楼前身为明代修建的观海亭。明万历三十九年兵部主事王致中在观海亭旧址上建澄海楼。“楼高三丈,广二丈六尺,深丈有八尺”“楼台高峙海涯,厥象首”。澄海楼初建时为守城箭楼,到清统一,天下一揽,澄海楼渐渐地便成为观海胜地。清康熙九年通判陈天植,乾隆八年(1743年)知县张楷均重修此楼。1900年,八国联军进犯山海关,一路烧杀抢掠,老龙头炮台被毁,澄海楼被毁之一炬。仅存下“天开海岳”碑,依然立在老龙头上。1985年,为了使垂首近百年的老龙头再现当年雄姿,山海关在社会各界尤其是上海人民的鼑力支持下,修复老龙头,重建澄海楼。到1987年澄海楼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屹立渤海之滨。重建后的澄海楼完全按照明式建筑复原。九脊歇山顶,二层楼,建筑面积327.76平方米,为了能表达巨龙之首气吞海岳的气势,澄海楼又在原有高三丈的基础增加至14米,远远望去,重檐翼舒,更加雄伟。


 

澄海楼前原有三座石碑,即“天开海岳”碑、“一勺之多”碑、“知圣”碑。现仅存“天开海岳”碑。相传此碑为唐代所立,又名“薜礼”碑。碑高2.65米,宽0.70米。楼东侧竖有老龙头碑记和“爱中华修长城友谊长存,上海市山海关山海情深”长城赞助碑。



 

宁海城  澄海楼北建有一座钜形城池,名“宁海城”,此城在明代主要是作为屯兵和操练士兵之用。据<<临榆县志>>记载:“宁海城在南海老龙头北,周一里有奇,高二丈奇,门二居西北二方明巡抚杨嗣昌建,设龙武营于此。”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一役后,英国侵略军根据<<辛丑条约>>而建兵营于宁海城内外,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才撤走。时光的流逝,战火的摧残,宁海城已残破不堪,至1988年得以恢复。在清理遗址时,人们意外地发现了掩埋在沙土下10米深处的遗址走向,及西门的内瓮城和部分出土文物。根据原城池的建筑用材以毛石垒砌,黄土夯筑的特点判断,可更确切地认为此城为明初所建。出于军事防御上的要求,宁海城只在城西北各开一门,城门上各有箭楼,西门内侧围以瓮城。内瓮城的设置大概是为了防止蒙古部落可能从南海绕过入海石城而转攻西门的考虑。这座半圆形的三合土建筑高5米,长59米,夯土厚15公分。其建筑结构在古代城池中实属罕见。史志中尚无记载,是研究明代防御工程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为了让游人能更好的了解明代城池的修筑方法,山海关文物部门专门将瓮城内侧一面的夯士墙保留下来,用玻璃罩上,防止风化,以利游人观览。



 

海神庙  沿老龙头西行三百米处,可见另一海上胜景--海神庙。这里亭台楼阁,高低错落,三面环水,碧海洽波。每当云雾缭绕,便时隐时现,好似瀛洲仙境。海神庙始建于明初。明代海运开通,石河口被辟为漕运码头,商贾往来,盛极一时。船户渔民往往将安全寄托在海神身上,遂有建海神庙之举。明清两代,香火极盛。万历十三年,主事王邦俊重修。1900年,八国联军进犯山海关,海神庙毁于战火中,旧址虽在,庙貌却已无存。1988年山海关区政府为了开发旅游资源,恢复了海神庙,供游人观瞻。重建的海神庙伸入海中130米,座南朝北。总建筑面积达1700平方米,由牌坊、三孔桥、山门、钟楼、鼓楼、海神殿、游廊、天后宫、栈桥、观海亭等几部分组成。

天后宫 出海神殿再进二层院落便是祭祀天后娘娘的天后宫。天后宫为两层重檐式建筑,大殿一层檐横额“盛德在水”对联:“向四海显神通千秋不朽,历数朝受封典万古留芳”。大殿内塑天后娘娘像一尊。天后娘娘头戴金冠,仪态端庄,面目慈祥,与海神相比,似更具人间温情。两旁童男童女侍立。大殿二层背面二楼悬挂匾额“万里波澄”系康熙四十二年所题,一楼悬“珠宫涌现”,系乾隆九年御赐。殿后左右壁镶嵌有卧碑,上有乾隆、嘉庆的题诗。檐下悬一块匾额“天后宫”。楼内有八仙塑像,造型各异,情趣盎然。天后宫院内东西墙上还镶有魏武帝、北齐祖廷、隋炀帝等帝王文人观沧海、祭海神天妃的十首诗作。庭院中另有一铸铁香炉,上刻“风调雨顺”,六角各悬风铎,微风送过,叮咚悦耳。
观海亭 漫步穿过天后宫,经栈桥可见一重檐八方亭,名曰“观海亭”。观海亭单檐外展,端庄古朴。观海亭是海神庙入海的最顶端。置身于观海亭上,就仿佛乘一叶小舟漂流在大海上,但见海天一色,云雾茫茫。每至雷雨天气登此亭,观巨浪排排自脚下滚过,看狂涛阵阵向自己扑来,倍感大海汹涌澎湃、万钧雷霆。 御碑亭 始建于清乾隆十九年,亭内置乾隆皇帝八年,十九年临幸老龙头,登澄海楼的御笔题诗碑刻,1900年亭、碑被毁,1992年重建。
孟姜女庙是国家首批5A级景区、河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文物游览胜地。在中国的历史上,男性一直占据着绝对重要的位置。而孟姜女却是个例外,她的被景仰更多的是由于其坚贞不屈的性格、忠贞不渝的精神。在山海关城东4公里外的凤凰山上,有一座小巧的孟姜女庙远近驰名,绿树掩映、红墙素瓦,建筑古朴、风格独具。传说中的孟姜女聪明伶俐、美丽异常,与范杞良凄美的爱情被世人传颂。成为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
庙内前殿供有孟姜女的塑像,龛上横额“万古流芳”,两边楹联:“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真实地反映了人们对孟姜女、秦始皇的喜恶之情。誉为“天下第一奇联”的“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表面看虽是文字游戏,却包含着深奥的人生哲理,读后让人产生无限遐想,展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漫步于仿江南园林特色修建的孟姜女苑,在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之中,您仿佛回到孟姜女的家乡,亲身体会孟姜女传奇的一生。
来到孟姜女庙,首先引起游人瞩目的恐怕便是那长长的台阶了,长阶是通往姜女庙正门的必由之路,全由青石砌成。长阶随山势而增高,直达山门,共有108阶。这使孟姜女庙更增加了几分庄严。至于长阶为何有108阶,众说纷纭。有人说是适应了建筑的需要,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孟姜女寻夫千里迢迢,历尽千难万险,修筑108级台阶,就是要人们象征性地体验一下当年孟姜女的艰辛,因为古往今来有用108喻多之说。总之,说法不一,已无从考证。但是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凡到过姜女庙的游人,对这长阶一定会记忆犹新的。
望夫石旁有一六角攒尖凉亭,名“ 振衣亭”。孟姜女忠贞刚烈,受到世人的敬仰,就连身为天子的皇帝亦对孟姜女赞赏有加。清朝就有四位皇帝曾到此拜庙。相传振衣亭即是为清帝康熙拜庙休息而建,用来宴坐更衣。当然今天的振衣亭已非皇家禁地,但人们多愿到此坐一坐,体验一下当“皇帝”的滋味。振衣亭地势较高,居高临下,视野开阔。是一处观长城览渤海的好地方。孟宅里几个室内景观展现了结拜天地、洞房花烛、夫妻两散、夜制寒衣几个场景。善良的孟老汉了解到范杞良是受奸臣所害,十分同情他,便将其留在家中。时间一长,见杞良忠厚老实,知书达礼,十分喜爱。又见女儿对杞良情意绵绵,便将女儿许配给杞良,并选择了良辰吉日,为两人完婚。可是,好景不长。孟家庄有一恶棍名叫孟福,一直垂涎孟姜女的美色,遭到老汉的拒绝之后,一直怀恨在心,伺机报复。这时,听说范杞良之事,便偷偷到官府告了密,结果就在范杞良和孟姜女新婚之夜,官兵闯入孟家,将杞良抓走,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从此,孟姜女日思夜盼,期待杞良修完长城,夫妻早日团聚。走出孟宅,室外有一长亭,亭内孟、姜两家老人正为孟姜女送行。虽然他们知道孟姜女面对的将是千难万险,但见女儿的去意已定,只得挥泪送别。四位老人千叮咛,万嘱咐,希望女儿早日找到杞良,回家团聚。 观音殿亦为硬山顶建筑。额枋上悬“慈航普渡”横匾一方。殿内正中塑观音、文殊、普贤三大士像。观音面容慈祥,身着长衣,双手合十盘膝坐于莲花宝座上。两旁男女小童侍立左右。东侧普贤菩萨手持如意,安祥自如;西侧文殊菩萨手持书卷,全神贯注。
垂虹桥建于 1993年,位于孟姜女苑孟宅西侧湖畔,江南园林式建筑,为石质拱桥,造型独特,与周围景观融为一体。


 

天下第一关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创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先进单位。“茫茫碣石东,此关自天作。粤惟中山王,经营始开拓!”“天下第一关”为万里长城东部起点的第一座关隘,是关内关外的分界线,是明朝京师——北京的重要屏障。这里依山襟海,雄关锁隘,易守难攻。关城建于公元1381年,由关城、瓮城、罗城、翼城、哨城及星罗棋步的烽火台、墩台共同组成的一座科学、完整、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因其建置独特,所以在明代万里长城的众多险关要隘中脱颖而出被誉为“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


山海关以它古老的身世记录了600多年来的沧桑变化,成为历史的见证。这里曾留下众多帝王将相的足迹:秦始皇求仙、魏武帝东征、太宗伐高丽、清五帝驻跸……这里也曾发生多次重大历史事件:徐达建关设卫、明末甲申之战、八国联军入侵、二次直奉大战、长城抗战第一枪……历经风雨岁月洗礼的“天下第一关”,凝重而迷人,城楼上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无尽的往事。置身于岁月的长河中,我们发现人们修筑的座座名关,构建的是关隘,凝固的是历史,同样,长城凝结的是智慧,铸就的是沧桑。


瑞莲阁公园始建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1999年复建。修复后的瑞莲阁公园以辽海咽喉桥为界形成南北两个水域。湖边建有垂柳轩、醉荷轩、曲院风荷、游船码头等亭榭,可供游人歇息。



靖边楼亦称东南角楼、东南台。位于山海关城的东南隅,是山海关城的防御性建筑。据嘉靖十四年版<<山海关志>>记载:靖边楼始建于明初,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万历十五年(1587年)、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分别重修过。清嘉庆十年改建为奎光楼(亦称奎星楼)。1933年,日军进攻山海关,靖边楼毁开日本侵略者的炮火中。为了恢复山海关古城的雄姿,1985年国家拨专款修复靖边楼。1986年靖边楼修复工程竣工。修复后的靖边楼基本上是仿明式建筑。整个楼体建于一个宽阔的城台上。城台主台体面阔43米,高11米,上建有30个垛口,26个射眼。城台中部内侧有宽9米的东西向马道与山海关城内相通,紧贴城墙一侧还设有宽2米的142步砖制台阶供行人上下,明初建时,是为了一旦战事来临,兵士可及时登城就位,迎击敌人。

山海关兵部分司署始建于明宣德九年,至明末历89任,系明代兵部直接驻山海关的军事行政机构。后毁于民国年间。2005年复建。复建后的兵部分司署占地面积3100平方米,包括仪门、回廊、正厅、穿堂、中堂、东西配殿、后房等。

据<<山海关志>>记载:“牧营楼在东城上,接东罗城南角处,明万历十二年建”与临闾楼同为镇东楼的配楼。以后被废弃。1985年国家拨专款修复,1986年竣工。修复后的牧营楼城台为四棱形,台面阔21米,台高11米,南北与主线长城相连。牧营楼建于城台之上。建筑面积119平方米,楼高10.5米,单檐歇山瓦顶,二层砖木结构,楼上辟有20个箭窗,易守难攻。



 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穿心而过的【钟鼓楼】,由钟、鼓二楼和文昌殿组成。听:暮鼓声声明清韵,晨钟娓娓山海缘。缈缈余音回荡在城衢街巷。携一瓣心香诚拜文昌,求平安,盼顺利,祈金榜题名。望洋楼始建于明嘉靖八年(1529),因其南向面海而得名。这里曾是“榆关抗战”的前沿阵地,1933年1月1日长城抗战的第一枪在这里打响,谱写了一曲东北军抗战的慷慨悲歌。如今,城楼上的每一砖、每一瓦都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无尽的往事。

梵钟悠远、法鼓浑厚,伴随着木鱼禅唱,从明初的历史年轮中一路走来,轻启朱红山门,凝重、雄伟、质朴的【大悲院】倚燕塞,起关城,西天,光照南海。千手千眼大悲观音于香烟缭绕中,宣扬佛法,普渡众生,广开“方便”之门。

山海关王家大院又称“ 山海关民俗博物馆”,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海关区古城内,近邻著名的“天下第一关”。王家大院始建于明代,鼎盛于清晚期,是典型的明清四合庭院式建筑群,建筑风格清雅别致。占地10亩,内设18个展厅,上万种展品,大到床铺家具,小到针头线脑,从金银首饰到衣裳布匹、烛台灯火、床橱柜桌、枕箱被帐、冠巾鞋袜、铜盆器皿、瓷漆杯盘、梳洗用具到珠玉珍玩、文房四宝……凡生活所需一应俱全,内容丰富,文化气息浓郁。据说明末吴三桂镇守山海关期间,曾携陈圆圆在此小住,专设陈圆圆厅,带您亲身领略“秦淮八艳”之首的“声甲天下之声,色甲天下之色”陈圆圆的真实

周边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