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怀来县桑园镇,每年秋季这里都显得异常忙碌,在这个盛产白马奶葡萄的乡镇,家家户户都栽有葡萄.
赫薇家葡萄的卖价要高出村里其它葡萄许多,就是这片不足四亩地的葡萄园每年能给她带来四万多元的收入,这也是赫薇在村里引以为傲的资本.
虽然赫薇家的葡萄最好吃,但是村里大面积栽种的这种名为白马奶的葡萄口感也差不到哪里去.更何况这种葡萄以前还有着不凡的身价。
原来鲜食葡萄以前没有保鲜措施,所以很难运往外地,当时的销售市场也只是在北京,内蒙等周边地区.由于销售范围有限,价格也就理所当然也比较低.所以当时怀来的鲜食葡萄虽然好吃,但是当地的种植户并没有因此而得到多大的实惠.有的年份由于葡萄多了很难卖出去,一些种植户还出现了亏本.
种植户:“就是连人工带水费、管理费,加起来那会儿开支不够这个开支钱了,葡萄收入不大于开支了。”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国内一家葡萄酒生产企业看中了怀来适合生产葡萄的地理优势,于是在这里动员老百姓栽种一种名为赤霞珠的酿酒葡萄,并在当地投资建厂生产葡萄酒.刚开始由于酿酒葡萄产量不大,所以价格也较高.
酿酒葡萄不仅卖价比鲜食葡萄要高,最关键的由于本地有酒厂,所以产多少就可以销多少,不像鲜食葡萄那样还要为销路发愁.看见栽种酿酒葡萄有利可图,于是很多老百姓都一窝蜂栽种酿酒葡萄,而鲜食葡萄的面积开始出现下滑,桑园镇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能手侯文海当年就栽种了三十多亩地的酿酒葡萄.
当年丰产不丰收,倒贴两万多元的情景现在还让侯文海记忆犹新,很多栽种酿酒葡萄的老百姓都出现了不度的亏损.由于酒厂生产能力有限,猛然增加的酿酒葡萄也出现了销售困难的局面.就在大家为酿酒葡萄发愁的时候,村里有人开始建冷库来保存葡萄,而原来一直不被人们看好的鲜食葡萄得益于冷藏技术的发展,其销售范围开始不断扩大,石门湾村的武术军就在村里建起了冷库.
现在怀来百分之七十的葡萄都销往南方,销售范围的扩大葡萄的价格也增加了不少.而且冷库的发展还为葡萄的长期贮藏提供了条件,一些精选出来的葡萄等到春节上市价格要比平时高出很多.
侯文海的鲜食葡萄每年能为他带来二十多万元的收入,很多栽鲜食葡萄的人都像侯文海一样赚了钱,然而与侯文海不同的是,一些人还是坚持栽种酿酒葡萄.因为很多葡萄酒生产厂家后来都看中了当地酿酒葡萄的品质,从2002年开始,一些酒厂纷纷来这里收购酿酒葡萄原料.
怀来,现在有的老百姓为了规避市场风险,开始栽种一种两用型葡萄,朱文娟家里的十来亩地就栽上了一种名为龙眼的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