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园位于苏州市平江区旅游中心地带,小新桥巷6号。2000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2001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园始建于清雍正年间,至同治十三年(1874),由安徽巡抚沈秉成扩地营构,并更名为“耦园”,“耦”通“偶”寓夫妻二人避世偕隐、啸吟终老之意。
耦园主要特色首先体现在三面环水,一面邻街整座园林建于水上的独特地理环境,并且周边环境仍保持着古时水乡风貌;其次,另类的园林布局,住宅居中,东、西花园分列左右,形成对偶格局;第三,园内大型黄石假山和山水间大型杞梓木落地罩都堪称“吴中之冠”。
耦园位于苏州东部旅游核心地带,南接古城墙运河风貌带,西近平江路历史文化名街。古城墙风貌带总长650米,建有水陆城门、城墙遗址和绿化景观等,环境幽然怡人。平江路文化名街,总厂1200米,街区内有众多文保建筑、古桥、牌坊和古井等,汇聚了苏州古老历史文化的缩影,体现了苏州特有的水乡文化特色。耦园身处其中,小街深处,也正是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远离了城市的喧闹,幽静怡然,至今仍保留着古时水乡风貌。三面环水,一面临街,小桥、流水、人家尽收眼底。实为苏州众多园林中绝无仅有。
园内布局可以用一个“偶”字来概括。整体布局为并列的东、中、西三部分,依次展开,分别为东部花园、中部住宅和西部花园,形成东西对称、对偶的建造格局,与苏州园林常用的“前宅后园”造园手法完全不同,可见园主的独具匠心。除了整体布局对偶外,东西花园更是以对偶形式分割区域,东花园山池为中心,周围环以亭廊楼榭,南北建筑遥相呼应,东西走廊环环相对,形成多处对景,西花园以书斋为中心分割南北两院,整个布局疏密得体,错落有致。
耦园东花园
黄石假山位于东花园中部偏北,是东花园的主景。该山以黄石为材,高不足5米,占地约300平方米。据建筑大师刘敦桢考证为明代叠山大师张南阳所叠。此山气势雄伟,手法自然逼真,是苏州各园林中体量最大的黄石假山,为园中之珍品。建筑大师贝聿铭还曾为此山题字“有明遗构”。
山水间位于东花园受月池南端,为一水阁,阁内有一镇园之宝大型杞梓木落地罩,此罩跨度4米,高3米,双面镂雕松、竹、梅“岁寒三友”图案,雕艺精湛,栩栩如生,建筑大师刘敦桢评价此罩为苏州各园之冠。
山水间和受月池东花园还砚斋,还保留着清代宰相刘墉亲笔所提楹联“闲中觅伴书为上,身外无求睡最安”。除此之外,耦园的景色也是四季宜人,如诗如画般美妙。
还砚斋为了使游客能够感受到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充分利用耦园独有的地理环境,特开设了“江南水巷游览”项目。听着吴侬软语的苏州小调,坐着江南独有的摇橹船,必定使游客感受到别样的风情。此外,还开设了“苏州评弹”专场表演,使每位游客都能领略到苏州的文化内涵。同时,景区为了突出爱情主题,在特定时间段开展各种主题活动,丰富游客的游览内容和体验。
耦园占地很小,通过精巧布局,呈现了精美绝伦的园林景观,体现了苏州园林精湛的传统造园技艺与特色,加上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独有的人文思想,使耦园在苏州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中,独树一帜,个性鲜明,堪称苏州园林古城、东方水城的典型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