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洞天位于三亚以西40公里处的南山西南隅,始创于南宋(公元1187年),南山大小洞天总面积22.5平方公里,枕海壁立,南山大小洞天为崖州古城之南面屏障。自宋代开山辟南山大小洞天为旅游景点以来,南山大小洞天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南山大小洞天是海南岛历史最悠久的风景名胜。 三亚大小洞天是我国最南端的道家文化旅游胜地,为国家首批5A级景区。
三亚大小洞天旅游区自古因奇特秀丽的海景、山景、石景与洞景被誉为“琼崖八百年第一山水名胜”。
目前,三亚大小洞天旅游区年接待游客逾百万人次,是一个以古崖州文化为脉络,汇聚中国传统的道家文化与龙文化,融滨海风光、科普教育、民俗风情、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国际化旅游风景区。
三亚大小洞天自宋代就以神仙洞府著称于世,吸引了无数求道之人,是海南道教的发祥地。公元1187年,崖州郡守周康阝寻访道家文化发现大小洞天。
公元1247年,崖州郡守毛奎以道家文化的眼光和理念开发大小洞天,使之成为道家风景胜地,毛奎御任后在大小洞天羽化升天,自此,三亚大小洞天成为海南道教的发祥地。
相传道教南宗五祖白玉蟾也曾隐居于大小洞天,修炼身心,传法布道,留下了仙坛等遗迹。
三亚大小洞天区域几万株不老松丛生,株株根树相抱,似尊尊盘腿而坐的老寿星(最老的至少五、六千年的树龄),与这块人寿福泽的宝地共同抒写了“寿比南山不老松”的千古福愿,构成了国内独一无二的自然文化景观。
三亚大小洞天博物馆真实展现1.4亿年前的生命世界,主要以恐龙化石为主。馆藏的辽西热河古生物化石被前美国总统克林顿称为“20世纪最惊人的发现”。
三亚大小洞天博物馆馆藏标本约2000余件,其中国宝级精品达800余件,许多标本在国内、国际上都堪称孤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