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号称“小泰山”。她雄峙于历史文化名城--孟子故乡山东邹城东南10公里处,因山中怪石万迭,络绎如丝,故名峄山。 她北衍泰山之灵秀,东引沂蒙山系之诸峰,西瞰微山湖之银波,峄山虽方圆10余公里,海拔仅582.8米,但却以奇石叠垒,洞幽玲珑,集泰山之雄,黄山之秀,华山之险于一身的独特个性,与五岳之首的泰山斗美,更以“奇、秀、灵、险”而名扬四海,故有“岱南奇观”之称。
论其高,峄山仅为泰山三分之一稍强,算不得巍峨高大;论其面积与周长,峄山与泰山不可同语。然而峄山却以其小巧之体、玲珑之态,集泰山之雄、黄山之奇、华山之险于一身,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自然之秀美。其结构布局,起承转合;移步异景,自有玄妙;首尾相顾、起伏变幻。或者意象新类,别有洞天;或者草蛇灰线,横云断岭。加上雾气迷蒙,传神抒情;行云行雨,摄召魂梦。较之那苏州园林的“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来,更当为自然之鬼斧神工叫绝!山间千岩竟秀,万壑纵横,目不暇接,令人观之,竟生人造假山之疑。
峄山之秀美,在于其石头奇、洞穴奇、泉水奇、石刻奇和神话传说奇。石之千姿百态,万形必俏,山如全卵,大小亿万,以堆石为奇功。峄之盘龙钟石,下丰上锐,如钟无蠡,三石夹而悬之,离地三尺毫不放松,人立钟下,以手抚之、妙不可言,游人无不惊叹天工造化之奇功;洞穴灵珑通达,千态万状,由数块圆形巨石擎起一巨岩而成的隐仙洞,幽洞深远,其妙无穷,他山之秀未必可与并载;九石绎连,“绎孔”通达,泉流叮咚,每当东北风或西南风起,各涌泉同时涌涨。以甘露池最负胜名,池水清澈见底,味甚甘美,不盈不竭,终年如一,千人饮用,始终如是,可谓神奇莫测;历代石刻题壁,琳琅满目,涉及历朝历代名家众多,内容之广,堪称露天之历史文化宝库。
旧时“秦碑”堪称国之瑰宝,新刻“鳌”字,夺世界大字之最,令人称奇道绝;女娟造峄,二郎担山,伏羲画八卦,玉帝嫁女等神话传说,掌故轶事,枚不胜举。正因其奇,峄山素有“岱南奇观”、 “邹鲁秀灵”之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