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云廊以剑阁城为中心,东南至阆中,西南至梓潼,向北至广元昭化。就是这近300里的森林古柏,清代曾号称“三百长程十万树”,如今也还有古柏8000多株,加上近代以来陆续补植在公路旁、古道侧的柏树,总数已达数十万株,蜿蜒蟠绕、展翠摩云,妖娆袅娜。远远望去,像一条莽莽苍龙,逶迤于山岭之间,身临其境,又似一条翡翠画廊,溢彩流辉。
翠云廊始建于秦汉,完备于明朝,历经千年沧桑仍浑然一体、生机盎然,实属世界罕见,被誉为“蜀道灵魂”、“国之珍宝”。
广义的翠云廊,分为西段、北段、南段,是指以剑阁为中心,西至梓潼,北到昭化,南下阆中的三条路,在这三条蜿蜒三百里的道路两旁,全是修长挺拔的古柏林,号称“三百长程十万树”。三百里翠云廊,精华在北距剑门关7公里的大柏树湾。狭义的翠云廊指的就是这里的翠云廊景区。翠云廊景区是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剑门蜀道的核心景区之一,也是国家森林公园。三百里翠云廊最大、最有名气的几棵树都在这里。
翠云廊的形成,历经2000余年。随着古蜀道的开拓和驿道整修,路旁留有自然生长的树木,也有大量的人工栽植的行道树,逐渐形成数百里的林荫大道。历史上翠云廊上有过七次大规模的植树活动。